龍陵縣龍山鎮(zhèn)阿昌族婚慶 別樣的“求婚”和”婚禮”
龍陵縣阿昌族,自稱“小阿昌”,聚居在龍川江東岸,是我省和我市的特少民族之一,有200多年的歷史,其婚俗象征性強,婚禮上禮節(jié)多樣,獨特、隆重、熱鬧,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
“擇日子”。由男方家備辦一桌酒席,請女方家族主要成員參加,確定彩禮和結婚時間河頭鄉(xiāng)芒麥村阿昌族
龍山鎮(zhèn)阿昌族婚慶習俗保留、傳承了阿昌族原始古樸的民俗民風,主要分“求婚”和”婚禮”兩個部分。婚俗中的每一個過程,都寄托著阿昌人美好的愿望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樗左w現了阿昌族敬老愛幼的品德、男女平等的價值觀,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阿昌族美好的社會公德、家庭道德,也展現了阿昌族粗獷而善良、純厚而機智、樸實而詼諧的性格特點。阿昌族的歷史無文字記載,從他們的婚俗中,將會給研究阿昌族的歷史、文化的學者們和觀賞者不少有益的啟示。
“長筷戲新郎”已成為阿昌族婚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筷頭上還掛些水果,一是看新郎搛菜有沒有誠心,二是祝福新郎新娘早日開花結果。
擺宴席
男方家齊備彩禮,由總管帶隊到女方家娶親
女方的嬸娘和長嫂,簇擁著蓋紅頭巾的新娘,到堂屋行跪禮,拜別祖宗、父母,新娘哭著舍不得去。
娶親隊伍向正堂行叩拜禮答謝主人后,便起程返回。
新娘家在迎接娶親隊伍時,有“攔門”的習俗
在眾親友的圍觀下,給新郎戴一頂爛竹葉帽,披上一件舊棕衣,腰系刀籮,手握牛韁,裝扮成大雨天要去犁田耙地的樣子
阿昌族婚慶習俗對阿昌族傳統(tǒng)文化的的傳承傳播發(fā)揮了重要的載體作用。其婚慶習俗,實際是阿昌族民間文化的大薈萃,是阿昌族服飾文化、飲食文化、音樂歌舞藝術的大展演,同時也是老輩人教育青年人的重要場合,它承載著阿昌族農耕文化和婚慶習俗的歷史痕跡,有著阿昌族厚重的文化內涵和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目前,阿昌族婚慶習俗已成為到阿昌族地區(qū)旅游必選的的“金牌”節(jié)目和“吸睛”熱點,對發(fā)展阿昌族旅游事業(yè)起著重要的“品牌”作用。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姜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