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情、景”到芒寬
人與人之間,可近可遠;情與情之間,可濃可淡。只有我與故鄉(xiāng)之間,心永遠是近的,情永遠是濃的。
從保山到芒寬,經(jīng)保龍高速至潞江壩出口下,沿六曼二級公路一路北上,一邊是白浪滔天的滾滾怒江,一邊是巍峨蒼茫的高黎貢山,在停停走走的行程中,一路風景一路情,路邊新打造的幾個休閑觀光點勾起了我的縷縷思緒。
怒水飛虹
此景點距雙虹橋約300米,是遠觀雙虹橋的最佳位置之一。芒寬鄉(xiāng)地處怒江西岸高黎貢山東麓,是滇西抗戰(zhàn)的兩大主戰(zhàn)場之一,而此地也曾經(jīng)戰(zhàn)火硝煙、炮聲轟隆。 抗戰(zhàn)時期,雖然此處戰(zhàn)火硝煙、滿目瘡痍,但依然可見白浪滔天的怒江之上的雙虹橋鐵骨錚錚、傲然挺立、猶如兩道彩虹當空飛騰于風雨之中,默默地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偉大抗爭奉獻著一身傲骨,所以,人們特把此地稱為“怒水飛虹”。而今,這里樹木成蔭、瓜果飄香,長廊挺立、景色優(yōu)美,既可憑欄聽濤,又能遠觀雙虹,是沿途游玩最佳的休憩之處。
古道雙虹
雙虹橋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時任永昌知府陳孝升為解除怒江兩岸人民過江難、行不便之苦而倡建此橋。該橋利用江心天然巨型礁石為墩,將東西兩橋的交接部分搭架于江中心的橋墩上以減輕橋的承受力而分兩段架設,遠觀如兩虹飛掛,氣勢雄偉,故名雙虹橋。該橋是南方絲綢古道經(jīng)永昌(今保山)至騰越(今騰沖)出緬甸的必經(jīng)之地。
雙虹橋初建時不叫此名,而叫“雙猴橋”,原因是當時橋剛建成,還未等縣太爺來“踩橋”(建橋竣工落成的一種典禮),就有怒江東岸的兩只猴子手牽手蹣跚過橋,引得人們歡呼大笑,故名“雙猴橋”。后來,有人覺得此名不雅,加之兩道吊橋猶如兩條飛虹連貫東西,遂改名為雙虹橋。
時光飛逝,歲月流轉,雙虹橋依然飛懸在怒江之上。風中,她搖曳萬種風情;雨里,她流淌風情萬種;陽光燦爛的日子,她又張開雙臂,擁抱訪古尋悠的過客,留下一片情愁。
仙女凌江
此點位于燙習村與敢頂村之間的六曼公路邊,這里鳳凰花鮮艷奪目,怒江水濤聲依舊,可停車、可落坐,還可探尋仙女蹤跡。
傳說遠古時期,天宮一仙童頑皮搗蛋,不務正業(yè),被玉皇大帝責罵,心中不悅,趁天庭侍衛(wèi)不注意,趕著自己平時放牧的仙牛下到人間散心。看到此處水草豐美、景色宜人,便讓仙牛在此吃草,自己則鉆進對面半山的巖洞(現(xiàn)稱仙人洞)里睡覺去了。
不料,此地乃人間一頭神牛的地盤。它見一頭不明來歷的牛闖入自己領地,便與之爭斗起來。二牛勢均力敵、不分上下,打斗激烈,頓時地動山搖、水飛浪急。這一斗,驚動了住在不遠處黑龍?zhí)独锏拇蠛邶?。大黑龍龍顏大怒,為平息二牛之爭,它興風作浪,江水暴漲,雖然將二牛沖開,一頭在江東,另一頭在江西,無法再打斗,但是卻淹沒了兩岸人民的大片良田和房屋,弄得民不聊生。此事傳至天宮,玉皇大帝勃然大怒,遂派天宮中美麗溫柔、能說會道的仙女下凡收服仙童和仙牛。仙女變身為一村姑趕到此處,但見怒江波高浪急,水勢洶涌,無法過江。正在焦急無奈之時,一頭神龜浮出水面,將仙女馱過江去。村姑尋遍山谷溝壑,最后在仙人洞找到了還在酣然大睡的仙童。她和顏悅色、好言相勸,以女性的柔情感動了桀驁不馴的仙童,收服了仙牛,一起返回了天宮,平息了二牛之爭,安撫了大黑龍,緩和了肆虐的怒水,使兩岸人民安居樂業(yè)、五谷豐登,生活幸福。后來,人們?yōu)閭黜炏膳赖拢涀〈说?ldquo;仙氣”,特把此處稱為“仙女凌江”。
霞客望月
此點位于敢頂村與吾來村之間的六曼公路“叫花子坡”邊,東可望冉冉升起的明月,北可見雄偉壯觀的勐賴大橋。三百多年前,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到過這里,留下了一路鄉(xiāng)愁。
明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農歷七月初五日,時年已52歲的徐霞客從保山九龍池出發(fā),經(jīng)太保山、干海子、瑪瑙山游歷到了芒寬境內的打郎,計劃前往怒江以西的老緬城、石城(又稱“鬼城”)探查。七月十三日,徐霞客到達蠻邊(今吾來村),在中臺寺滄海老和尚的帶領下,游覽了“不可不謂險之極也”的石城,領略了芒寬山水的優(yōu)美。當晚返回蠻邊火頭家住宿,火頭家以燒魚、火酒招待他。之后,徐霞客趁著酒興到村外散步。腳下芳草萋萋、耳旁蟋蟀高歌,讓人心曠神怡。走到此處,后有山崗樹木,前有怒江流水,但見一輪明月從對面東山峰谷之間升起,皎潔明亮、清輝朗朗。想到一月后就是中秋佳節(jié)團圓之日,徐霞客不禁思浮聯(lián)翩,心旌搖蕩,想念起妻兒及家鄉(xiāng)親朋好友來,便在此久久望月,不忍離去。
為追尋徐霞客足跡,思慕徐霞客蹤影,人們經(jīng)常在此小憩,并將此處美其名曰“霞客望月”。
勐古飛渡
此點位于保山市隆陽區(qū)與怒江州瀘水市交界處的冷水溝,這里有山、有水、有樹、有石、有白花、有故事。
勐古村東與瓦馬接壤,西臨怒江流水,南與汶上為鄰,北與瀘水交界。這里地勢險要,位置獨特,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素有“飛地勐古”之稱。在滇西抗戰(zhàn)的濺血歲月里,紛飛的戰(zhàn)火也曾彌漫勐古,至今,在勐古村的大沙壩村民小組寨子邊,還有一個堅固結實的碉堡,據(jù)說是當年國軍的一個指揮部,而這里的渡口也承載了許許多多的送來運往,見證了無數(shù)仁人志士的英雄壯舉,記載了軍民同仇敵愾的民族豪情,是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地方。
在冷水溝后山上,有一座筆直秀美的山崖,名曰“望夫崖”。“望夫崖”腳下是一個形狀可愛的大石頭,前面是一棵木棉,三者猶如手拉手行走的一家人,其來歷有一個凄美的傳說——很久以前,在怒江以西的黎山腹地中有一個名叫巴洛的彝族小村落,寨子里的“啊咪哩”(小姑娘)阿依卓不但長得明眸皓齒、苗條秀麗,是方圓幾十里有名的美人胚子。她與怒江邊蠻貴寨的“小卜冒”(小伙子)好江龍在“上刀山”活動時相識相戀,成婚后生下一對龍鳳胎,取名石頭、木棉,意為男孩子要像石頭一樣的剛強、實落,女孩子要像木棉花一樣輕柔、美麗。這年,黎山雪封、怒江冰凍,加之莊稼收成不好,巴洛寨的人們生活艱辛??粗患依闲∪虄霭ゐI,特別是秀美的妻子和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更需要營養(yǎng)時,好江龍決定冒險到怒江上鑿冰捕魚,可是卻一去不歸,阿依卓不禁悲痛萬分,以淚洗面一天又一天……
后來,感動上天的阿依卓變成了一座聳立的山崖,她的淚水流成了一條小溪,她的頭發(fā)變白成了漫山遍野的白花,而兩個孩子也陪著母親變成了山腳的大石頭和江邊的木棉花,一起等候著父親的歸來。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