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傳真】武漢疫線戴口罩的“活雷鋒”
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在武漢疫線,除了奮戰(zhàn)的醫(yī)護人員外,還有許多熱心志愿者以血肉之軀抗擊著疫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默默地踐行著雷鋒精神的真諦。
公交司機徐超
熱愛這座城市的人都會站出來
“哪個師傅在?麻煩來醫(yī)院接一下我們。”“收到,馬上來。”凌晨1點33分,看見云南省援助湖北第五批醫(yī)療隊大家庭的微信群里醫(yī)護人員有用車需求,“80后”小伙徐超迅速在群里回應。
徐超是武漢市公汽二公司五分公司的公交車駕駛員,在此前,穿梭于大街小巷的563路公交車一直是他的“專車”。疫情發(fā)生后,得知公司招一批服務一線的志愿者時,他瞞著家里人報了名,每天出去的理由是“到公司開會”。后來,武漢市公共交通停運,他向鄰居借了一輛電動車出行。
有一天,疲憊不堪的徐超回到家里已是凌晨1點,父親上前質問稱“哪個公司能開會到凌晨?”他不得不說出了事情原委,并解釋“我已經(jīng)答應了,不去就是逃兵。”得知真相后,父親也沒有多說什么,只叮囑其做好防護。
“如今,我吃住都是和云南醫(yī)療隊在一起,24小時為他們提供保障服務。”從2月17日起,徐超的志愿服務工作調整到云南省第五批援助湖北省醫(yī)療隊的駐點,他駕駛的563路公交車??吭诼愤?,除了保障醫(yī)護人員的出行外,還承擔著為云南在武漢的5支醫(yī)療隊送急需物資等任務。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方便大家用車,徐超將自己在群里的名片改成了“麗楓酒店用車找我,徐超”。
在徐超看來,武漢只是暫時生“病”了,熱愛這座城市的人都會站出來,自己所做的事微不足道。“云南醫(yī)療隊隊員樸實、團結、真誠,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他說,已把朝夕相處的隊員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醫(yī)療隊員廉云暉
經(jīng)常下廚為“戰(zhàn)友”做家鄉(xiāng)菜
這幾日,部分住在武漢市希岸酒店的云南第五批援助湖北醫(yī)療隊隊員吃上了“云南味”,這要歸功于來自云南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的廉云暉,她在工作之余為大家當起了“大廚”。
“大伙離家已經(jīng)半個多月,在這里天天吃盒飯,肯定會想念家鄉(xiāng)的味道。”廉云暉告訴記者,閑暇之余,聽聞有“戰(zhàn)友”念叨想吃云南菜,她看到駐點具備下廚的條件后,便將想法告訴了負責后勤保障工作的江漢區(qū)企業(yè)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德勝,由對方負責采購所需食材。
說干就干,劉德勝按照廉云暉所寫的菜單去買菜,然后再交由后者下廚完成,二人配合默契。“醫(yī)療隊員吃好,我們才放心。”劉德勝說,還教會了廉云暉制作武漢人愛吃的米酒煮雞蛋和熱干面。
24歲的醫(yī)療隊隊員陶明月一直想吃西紅柿炒雞蛋,廉云暉一直把這事記在心里。下班后,她將做好的菜送到陶明月的房間時,這個小姑娘激動不已,抱著廉云暉哭了起來。
在武漢,廉云暉像姐姐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著這個駐點的35名“戰(zhàn)友”,考慮到女隊員生理期身體弱,她下廚煮紅糖雞蛋,考慮到大家夜班勞累,她下廚熬制綠豆粥……
記者手記
在當下的武漢,像徐超一樣的熱血青年不勝枚舉,他們不顧個人安危,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的人從大年初三開始奮戰(zhàn)在一線,至今沒有回過家,原因無非有兩個:一是工作需要,二是擔心自己不安全。他們說,所有的小區(qū)封閉管理后,如果這時候沒有人站出來,許多工作將停滯不前,無法開展。
這些默默奉獻的“逆行者”也是照亮這座城市的一束光,一直溫暖著社會。今天,讓我們向他們致敬!
云報集團全媒體特派武漢記者 熊強 陳飛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趙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