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亚洲中文字幕无码_日韩无码亚洲三级_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视频在线观看_最新中文av岛国无码免费播放

歡迎訪問保山新聞網(wǎng),您可以選擇訪問: 保山市 隆陽區(qū) 施甸縣 騰沖市 龍陵縣 昌寧縣

    保山搜索

    首頁 保山新聞網(wǎng) 新聞中心 社會民生

    保山的桃花源—水寨

    2021-02-01 11:47 保山日報 沙必璐

     

    俞 勻 攝  

     

    2006年未被淹沒時的霽虹橋 俞 勻 攝 

    曾經(jīng)的李家馬店  南 丹 攝 

    水寨是南方古絲綢之道的重要驛站。《永昌府志》載,西漢初年,當?shù)鼐用駷槭箖砂督煌ū憷?,在離水寨五公里左右的滄江上,結篾繩為橋,稱為藤篾橋。三國時武侯南征,架木橋以濟師。元代也先不花西征,始更以巨木,題曰霽虹。經(jīng)過藤篾橋、簡易木橋、巨型木橋的飛躍發(fā)展,明代建起了鐵索懸吊的“霽虹橋”,猶如天上的彩虹,凌空飛架人間?!缎煜伎陀斡洝酚涊d道:臨流設關,筑石為門,內(nèi)依東崖,建武祠和稅局;橋之西關亦如之,內(nèi)依西崖,建樓臺并祀創(chuàng)橋者。鞏關俱在橋南,其北崖石巉削。無路可援,做“之”字上下,而橋則架于其北土石相接處,其橋闊于北盤江鐵索橋。明著名文學家楊慎在《蘭津渡》生動地描繪出行人步于橋上的緊張心情和懷古思鄉(xiāng)的無限感慨:

    織鐵懸梯飛步驚,獨空縹緲青霄平。

    騰蛇游霧瘴氛惡,孔雀飲江煙瀨清。

    蘭津南渡哀牢國,蒲塞西連諸葛營。

    中原回首逾萬里,懷古思歸何限情。

    明末云南著名書畫家擔當和尚,則以《渡瀾滄江鐵橋》這首詩贊美霽虹橋的雄姿和勞動人民的天才創(chuàng)作:

    黑水奔騰出峽來,好山忽斷也危哉。

    是誰引鐵將人渡,玉斧何曾畫得開。

    元無根蒂在江中,千里能將一線通。

    到岸掉頭魂欲墜,縱飛天馬也行空。

    山川是處遵天險,獨此真如鵲架成。

    刈木為舟用鐵懸,人工巧在化工前。

    而今既得憑虛御,一跨能窮天外天。

    據(jù)載,霽虹橋自建成鐵索橋以來,大的修復就有十八次之多,歷500多年經(jīng)久不衰。據(jù)中外橋梁專家研究,鐵索橋首創(chuàng)于我國,尤以西南數(shù)省為精。而霽虹橋可算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鐵索橋之一。

    水寨曾稱“瑞寨”。寨子靠山近水,四周大山環(huán)抱,村前開闊成一小盆地,每當陰雨季節(jié),這里就成為彩虹之鄉(xiāng),當?shù)胤Q瑞氣,故得名瑞寨?!缎煜伎陀斡洝酚涊d的水寨環(huán)境為:盤南峰之腋而西,一里逶峽西山,則其內(nèi)平洼一圍,下墜如城,四山迥合于其上,底圓整如鏡,得良疇數(shù)畝,村廬錯落,雞犬桑麻,具有靈氣……武陵桃源,王官盤谷,皆所不及矣,此當為入滇第一勝。走南闖北的徐霞客將水寨看得勝過桃花源,實在是當之無愧。

    跨入21世紀的第一個春天,我們一行來到了這個昔日被稱之為“金齒咽喉”的地方。時過境遷,自1938年滇緬公路通車后,古驛道的作用已在逐漸喪失,水寨也已失去了往日的繁華,但那悠悠的古道,古道旁的風土人情,古道上那環(huán)竇相連的馬蹄印,還在向人們昭示著它那無比豐厚的歷史底蘊。

    明代杰出的地質(zhì)學家徐霞客于明崇禎年間到保山考察水寨時,盛贊水寨為“入滇以來第一勝境”“武陵桃源,皆不及”,對水寨所處地勢的險峻以“滇中第一”來形容。

    水寨的第一景當為霽虹橋,千百年來,流傳于兩岸的這支古老的民謠就是對這里的開發(fā)和交通境況的寫照:“漢德廣,開不賓,度博南,越蘭津;渡瀾滄,為他人。”到明代建成鐵索橋后,因山洪肆虐,鐵索橋被多次沖垮后又修復。

    霽虹橋夾峙在高峻的博南山和羅岷山之間,從西岸向東岸看,只見博南山高聳崢嶸,山道蜿蜒,均是“之”字形的羊腸小道,輾轉(zhuǎn)而下。過了霽虹橋,就到達了羅岷山前,山河的壯麗,旅途的艱辛,快到達目的地的喜悅一下子注入心頭,于是乎就出現(xiàn)了霽虹橋“摩崖壁刻”的奇觀。自橋開通至民國時期滇緬公路通車前,過往的文人騷客或迎或送,在崖上刻下了無數(shù)的詩篇,大大小小,陰刻、陽刻無所不容,猶如一本看不盡的史詩。“西南第一橋”“金齒咽喉”“天南鎖鑰”“人力所通”“天上星橋”“玉尺冰壺”“滄水飛虹”“懸崖奇渡”;張含、謝俊宇、徐本仙、李根源這些已作古的永昌名人的題詞一個個躍然壁上。明代著名詩人張含的詩就很有代表性:

    山形環(huán)抱哀牢國,千崖萬壑生松風。

    石路真從漢諸葛,鐵柱或傳唐鄂公。

    橋通赤霄俯碧馬,江含紫煙浮白龍。

    漁梁鵲架得有此,絕頂咫尺樊桐宮。

    民國初中期,霽虹橋畔的建筑有武侯祠、御匾樓、鐘樓、匣樓(稅局)。現(xiàn)健在的目擊者還回憶得起有約1丈高的諸葛孔明的塑像,這些都已成過眼煙云了。映入眼簾的只有萬年鐵柱、舊橋墩,如蛇一般盤踞的舊橋鐵鏈,靜靜流淌的江水,天空偶爾傳來的聲聲鳥鳴。一棵大青樹形單影只地佇立在江東岸,幾天前一條黃牛從新建引橋被拆去橋板的地方跌落到了沙灘上,被人們處理后留下大攤血跡,這一切都是那么的蒼涼、悲壯,不由得令人聯(lián)想起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江岸上盛開的朵朵燦爛的黃花,我們都叫不出它的名字,羞赧地開在葉下,水寨人叫它公雞花,實際是葉下花,也叫金鐘花??上в捎谏鷳B(tài)的變化,這種植物已經(jīng)不存在了。

    距離霧虹橋約一公里的平坡就又是一番氣象了。平坡是從博南山跨過滄江的第一個村莊,那失去的歷史多少可以在這里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用山石鋪就的古道兩旁是齊整的民房,古道中最多、最深的馬蹄印就在這段路上。村子前后各有一道寨門,民房的規(guī)格依稀還保留著鋪面的樣式。據(jù)同行的劉人玉老師回憶:他13歲時,秉承父命與販鹽的生意人到杉陽開眼界。當時的平坡村街道兩旁的民房檐下有許多都擺著長條桌、長條凳,行至這里花上5毛錢,就可吃到一碗飯、一小盤豬頭肉及一小碟泡菜,那味道美極了。過去,這里無疑是過往行人的“加油站”。現(xiàn)在平坡已被人遺忘,但那酷似永平人的口音,那份招呼過往人的熱情,以及舊時永昌府保山縣的儒學給該村長壽老人李俊立的“期頤在望”的巨匾,永遠不會因繁華的消失而消失。

    霽虹橋鐘樓上的古鐘還保留在平坡小學內(nèi),鐘為清乾隆年間所造,形象古樸,上為八瓣花尖向下的蓮瓣,鐘體被“皇圖永固”“帝道遐昌”“法輪常轉(zhuǎn)”“佛日增輝”幾行字分為四面,上還有降魔杵花紋以及鑄鐘的倡導人、匠人、日期。據(jù)說,此鐘在20世紀50年代大煉鋼鐵銅時已被判“死刑”,但因太重只好肢解,孰知敲了半天耳朵噪得受不了,而鐘卻紋絲不動,于是只好保留下來了。平坡還保留有一批刻有“光緒十八年造”字樣的城磚。

    我們的第二站是長灣。長灣是馬姓人的發(fā)源地,據(jù)傳明代就有馬姓人自外地來這里落籍,幾百年來繁衍得無數(shù)后代。第三站是石仙堂。這是一個深藏在山箐里的本地居民的原始宗教崇拜點。去石仙堂要經(jīng)白牛汪。白牛汪是棕元行政村的一個自然村,花紅樹綠,民風淳樸,處處蕩漾著原始古樸之風。一個76歲的老奶奶聽到我們要找石仙堂就主動替我們帶路。彎彎曲曲的山道狹窄、陡峭,我們一步一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走,可老奶奶卻能大步健走。

    幾經(jīng)輾轉(zhuǎn),到上江邊村已是下午了,一路上只見滄江如玉帶,大山似屏障,江面上霧靄升騰,一幅壯觀的江山多嬌圖。來到上江邊行政村,只見四處綠樹蔥蘢,流水潺潺,一根直徑達一米的管子冒著一股能帶動兩盤磨的清泉泓泓流出。水又清又涼,于是我們將剩余的礦泉水倒了,來品嘗這真正來自大山深處的泉水,喝下去一口,只覺清冽甘甜,仿佛一天的疲倦都化為烏有了。這樣的龍洞在這里竟有10多個。上江邊的地形屬典型的瀾滄江西岸的三級臺地。背風、向陽、有樹、有水,是我們的遠古祖先喜歡居住的地方。一問,果然在這里曾發(fā)現(xiàn)過大量的新石器時代的石器,當?shù)厝怂追Q“雷楔子”。行政村的支書說,這種東西在這里隨便就可以找到一籮,他家現(xiàn)在就有幾件,我們催促他去取了來看看,一會兒果然取來了三件,均是雙肩石鏟。考古專家說這是幾千年前原始社會的先民用來挖地的工具。聽后,我們都感愕然。

    水寨鄉(xiāng)政府所在地房屋都是順山而建。近年來搞鄉(xiāng)鎮(zhèn)建設,在鄉(xiāng)政府旁建起了新集鎮(zhèn)。街道規(guī)則,民房齊整,店鋪林立,與有著輝煌歷史的水寨老街子相得益彰。只是地處偏僻,除街天有5000余人趕街外,平時行人極少。位于老街子尾的水寨小學,民國時期是回龍寺。據(jù)說當時寺廟很大,香火也很旺。有幾進院落,其中以觀音殿和三世大佛殿為最大。上完觀音殿前的十三級臺階,就是當?shù)厝藰O為崇拜的石佛爺像。

    以前的水寨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地處保山東北一隅,是一個不被人關注的角落,能住宿的客店很少,來趕街的人需過夜一般都寄宿于親戚朋友家。有12個床位的水寨供銷社旅店是一個典型的雞毛小店,它簡陋到院子里沒有廁所,但承包的店主人是那樣的熱情,將洗臉水給旅客熱好,耐心地恭候著旅客的歸來,不管是什么時候。住宿處是一個光線極暗的小閣樓,住的人只有兩三個,也無多少干擾,若遇人多時,樓板會嘎嘎作響,整幢房都會隨著晃動。住處雖窄小,但還有單間、兩人間、多人間。冷了,店主會給你送來毛毯,使人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新建的水寨新街子上店鋪較多,以小吃點、飯館居多。小吃要數(shù)馬玉香家做得最好。馬玉香是個熱情,干練的中年婦女,一口標準水寨話,一臉的笑,一肚子的幽默。她不但花卷、包子、餃子等面點做得好,且餌絲、米線的味道也鮮美,作料齊全,比城里的小吃店做得還要好。品嘗著她的手藝,品味著她的幽默,實在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水寨的老街子比之平坡村更為壯觀。用大石鑲成的古道比平坡的寬,馬蹄印很多,窩窩相應,環(huán)環(huán)相扣。兩旁的民房很齊整,還保留著八格鋪子的格局。城里的八格鋪子早在舊城改造時煙消云散了,而在這里竟還能看到,真是預料之外的事。街道上的舊房也還保留著一部分的鋪臺子,顯示著往昔商業(yè)的繁華。

    距鄉(xiāng)政府約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叫雙稻田的神秘田塊。據(jù)說,這塊田自古以來,無論什么品種的稻結的都是雙穗。傳說這名稱還是皇帝到水寨時給起的呢。已退休的老書記馬占超證明,他親自見到這塊田上的幾個水稻品種都結有雙穗。

    在雙穗田附近是水云寺遺址,大殿的石階、墻基還在,原廂房經(jīng)修復后還有人居住。其余的關于寺廟的跡象已不存在,所幸還有兩塊石碑好好地鑲嵌在臺階上。一塊是寺廟幾經(jīng)災難又復修的記載;一塊則是水寨鋪、蒲縹鋪、蒿子鋪等厘稅攤派的有關記載。

    我們是2001年去的水寨,現(xiàn)在回憶起來還讓人感慨良多。隨著時間的推移,現(xiàn)在的水寨、霽虹橋已是變化很大了。凌駕于滄江上的鐵路橋、公路橋、中緬輸油管道橋的奇觀讓人嘆為觀止。真可謂三橋飛駕南北,天塹變通途。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錢秀英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