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們徜徉在龍江新寨
規(guī)劃整齊、干凈整潔的民居
沿江公路旁的蚌別新村馬家田
打漁人劃著竹筏悠然飄蕩在龍江湖上
是日,應(yīng)朋友之邀,我們到龍陵縣龍江鄉(xiāng)新寨村游玩了一天。
晨曦微露的時候,大家就出發(fā)了。仲春的風(fēng)雖然還有些微寒,但大家還是打開車窗,讓清新的空氣和沿路的美景紛紛灌進車來。
路過龍江湖的時候,柔和的春光正好撫摸著山頭和湖面。反正行程不急,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我們下車、賞景、拍照,將眼前的美景盡攬懷中。
湖面很靜,霧氣還沒有散盡,打漁人劃著竹筏悠然飄蕩在水面上,竹筏過后留下淺淺的水紋以及打漁人的身影。幾只白鷺在湖畔的水草地上覓食,不時又翩躚起飛,一切在光與影中泛出一片清新與舒適。
人們說,水能滋養(yǎng)人的靈性和覺悟,也能滋潤出特有的幸福。伴著這一路的龍江湖美景,轉(zhuǎn)過幾個彎后,我們在新寨村找到了久違的感受。
“我們村東鄰勐外壩村、南鄰蕨葉壩村、西鄰騰沖市五合鄉(xiāng)。人們沿江和靠山居住,有的人家在山頭、有的在半山腰、有的在山腳,共有3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360戶1500多人。”熱情的張姐告訴我們。張姐是派駐龍江鄉(xiāng)新寨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駐村一年多來,對當(dāng)?shù)氐那闆r已經(jīng)非常熟悉。
蚌別煥發(fā)新生機
我們首先到達了沿江公路旁的蚌別新村馬家田,這個村寨屬于易地扶貧搬遷點。
只見一排排民居規(guī)劃整齊、干凈整潔,墻體畫美觀大方。屋外的堅果樹花開正盛,散發(fā)著淡淡的芳香,有三三兩兩的村民坐在樹下就著一杯清茶聊些家常。
有的村民正坐在家門口加工楓斗,手法嫻熟,一根根石斛條在一扭一夾中就變成了一個個螺螄狀的小楓斗,加工楓斗的村民不用墊本錢,每斤有40多元的加工費,多勞多得;有的村民正在不停地用竹耙子翻動著剛采摘回來的黑木耳進行晾曬。
寨子旁邊是一丘丘肥沃的田地。地里的豆子已經(jīng)爬上豆架,玉米已經(jīng)長得一尺多高,新栽的烤煙已經(jīng)破膜展葉,大球蓋菇在松軟的草田中探頭探腦;木耳地上,只見一個個菌包整齊排列開來,菌包上一片片黑木耳長勢正好。
這幾天,正是第二茬黑木耳的采摘佳期,菌農(nóng)們又忙碌開來。大家采摘、晾曬,都急著趕在外省客商來村收購之前備好“干貨”。在陳吉位家的木耳地里,母親和妻子忙著采摘木耳,陳吉位主要負(fù)責(zé)木耳運送和晾曬。
“你家摘木耳了,收入怎么樣?”我們和陳吉位一家閑聊起來。“年前已經(jīng)賣了8萬多元,收入比去年好。”看著菌包上密密麻麻的菌芽和已經(jīng)長開的木耳,陳吉位高興地說。
陳吉位的妻子張艷芝動作麻利,不大一會兒,就采摘了一大桶。張艷芝表示,種木耳不麻煩,菌包落地后按時澆水就可以。她家這邊共有6畝梯田,栽種水稻的時節(jié)全部栽水稻,水稻收割后,其中4畝用來栽烤煙,2畝用來栽木耳,從不讓土地閑著。
同行的村支書告訴我們,居住在山腳、山腰的部分村民依托當(dāng)?shù)氐馁Y源、氣候、生態(tài)優(yōu)勢,因地制宜,以“黑木耳+”的輪種方式,實現(xiàn)了季季有產(chǎn)出,季季有收入??粗矍暗囊磺?,正如蚌別新村馬家田的墻畫上描述的一樣——“蚌”發(fā)新生機,“別”有新滋味!
“石棺材”旁聽故事
離開山腳,我們聽著張姐從老百姓那兒聽來的故事,來到了位于半山腰的“石棺材”。在郁郁蔥蔥的林間,只見一個大石頭形似棺材,這或許就是“石棺材”名字的來由。
同行的伙伴還發(fā)現(xiàn),“石棺材”的左前方還有一個高大的石頭,石頭旁邊生長著好多當(dāng)?shù)厝朔Q為“喜樹”的高大樹木。在高空中,這些樹枝全部分成兩叉長開來,成雙成對,朝天齊長,枝繁葉茂,遮天蔽日。而在“石棺材”的右方、右前方和后方的樹木卻又是一些雜樹,沒有一株“喜樹”,也不見分成兩叉的。就在大家七嘴八舌聊開來的時候,一陣風(fēng)吹來,樹枝搖曳,也搖出了滿地晃動的光影。我開始神游在一個關(guān)于這里的愛情故事里:石棺材里躺著忠貞不渝的妻子,守在石棺材前面的大石頭便是她的丈夫,夫妻倆至死不渝,情如堅石。
生前,丈夫為了生活長年走夷方,妻子守好后方在家照顧老小。茶馬古道上駝鈴聲聲,一年又一年,孩子長大了,老人走了,妻子也從嬌艷動人變得飽經(jīng)滄桑。因積勞成疾加上日思夜盼,妻子在一個雨打芭蕉的夜晚離開了人世。待丈夫聞訊歸來,含淚將妻子安葬在了此處。在一個電閃雷鳴的傍晚,妻子的墳?zāi)棺兂闪艘蛔?,丈夫也因思念妻子?jīng)常來到墓前,有時和妻子“說說話”,有時就靜靜地坐上一整天,沒過多久丈夫也幻化為妻子墓前的一塊磐石……
“走嘍!走嘍!”小伙伴的喊聲驚醒了我,大家又開始繼續(xù)下一站。
山頭村寨走一走
沿著山路,我們在藍(lán)天綠樹下行走,陽光較清晨暖和了許多,山頭的風(fēng)也更大了些,將茶地旁邊的棕包樹吹地?fù)u晃著。
一層山峰一層人家。山頭的群眾主要以茶葉為主,每家每戶或多或少都有點茶地,每年采摘春茶、夏茶、秋茶和谷花茶四季。
張姐因熱情開朗、待人真誠的性格而和當(dāng)?shù)卮迕翊虺梢黄?。?dān)心我們走累了,張姐約著我們到寨子頭的李發(fā)光大哥家喝杯水,休息一會兒。
才進大門,李大哥就急忙招呼大家坐下,并為我們沏上了熱氣騰騰的綠茶。“發(fā)光,瞧著這個陣勢,今年要甩開膀子大干一場呢!”“是呢,芬姐,我建蓋了560平方米的新廠房,并重新安裝了8臺揉茶機,1臺殺青機,2臺爐子,今年準(zhǔn)備好好加工茶葉。”
在交談中,我們還得知李發(fā)光1995年就開始收購、加工茶葉,每年從新寨村、邦明村收購鮮茶葉400多噸,加工干茶100多噸,粗加工后發(fā)往外省,年產(chǎn)值達100多萬元。每年用工10多人,支付工人工資近20萬元。
其實,在新寨村,茶葉已發(fā)展到2000多畝,茶葉加工廠也有好幾個,大家都在齊心協(xié)力地將“茶葉”發(fā)展成“茶業(yè)”。
離開李大哥家,我們又在寨子里閑逛了一番。山頭的寨子是老寨子,雖然人家比較密,道路比較窄,但村寨道路、入戶道路已經(jīng)全部硬化,村民出行很方便。
寨子中間,有一棵高大的黃葛樹,180多年來日日夜夜守護著這方村民,幾陣春風(fēng)后,老樹枝上開始抽出嫩綠的新芽。房前屋后、園邊地頭,粉紅的桃花、潔白的梨花、金黃的菜花競相綻放,洋酸茄樹上掛滿了紅中泛黃的果子,棕包樹上已經(jīng)蘊藏著嬌嫩的棕包,樹下有覓食的雞鴨鵝,老屋外有老人帶著小狗小貓在曬太陽……置身其間,可以盡情領(lǐng)略到藍(lán)天白云的高潔、田園村落的默契、阡陌溪流的纏綿、雞鳴犬吠的清朗、呼喚親鄰的溫馨……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而然、和諧圓融,心靈深處有意無意間的某些所思所念也隨之釋懷,而久違了地對大自然的親近依戀之情則讓人心曠神怡、無以語抒。
“神水”潤民心
離開老寨子,我們又向山腳奔去。
快要到達山腳的時候,路邊有一口山井,水井不大,水也不深,清澈見底。幾叢綠油油的鼻管草長在井旁,偶有幾片打著旋兒飄落下來的樹葉落在水面上。水流汩汩,滿則自溢,不言不語,不貪不戀,歸順自然。
“支書,這口山井有多少年了?”
“到底多少年我也說不上來,只是聽寨子里的老人說,這口井一直就有。我們小時候從山頭到山腳來讀書,走累了都在這兒用樹葉卷成漏斗取水喝,還捧出來洗臉。這井水一直冬暖夏涼,很是舒服!”村支書在滿滿的回憶中贊嘆道。
山井的神奇,其實就是自然對這方民眾的饋贈。不僅這口山井,山腳下那汪終年蒸汽彌漫、熱氣騰騰的蚌別溫泉也是這方民眾特有的幸福。溫泉水質(zhì)透明,潔凈澄碧,其味甘美,可飲可浴。據(jù)了解,這兒的溫泉富含鈉、鉀、氮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出水溫度57℃,日出水量600立方米,水性溫和,具有很好的醫(yī)療、保健、養(yǎng)生作用,尤其對慢性風(fēng)濕等疾病有一定療效和保健作用,被當(dāng)?shù)匕傩辗Q之為“神水”。
此行,一種感嘆在我心中油然而生:一塊真正讓人神清氣爽的福地,必然是山水相依的。龍江新寨的山、龍江新寨的水,在山水相映、陰陽調(diào)和、剛?cè)岵?,才有了盎然生機。
責(zé)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